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氣候室2013尾牙&西本願寺

今天(2013.2.7.)是咱們師大地理氣候實驗室,一年一度的尾牙。今年由翁老師選了一個有拳頭大獅子頭的西門町美味小味小館。吃完後,一夥人前往西本願寺那兒拍照。
 這些建築一堆都已經是被燒過毀過又重新蓋回來的......

這個差點被火燒毀掉的遺跡,部分建築已經被重建回來了。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大氣系考古-口訪黃靜雅

今天(2012.7.30.)與我辦公室的楊主任前往台大大氣系,找我們永遠的助教黃靜雅聊聊天順便口訪,因為她最近在一張合集裡又唱了兩首歌,八月底還會參加一場演唱會演出喔。學姐的經歷很有趣,她的口訪回憶也相當難得。暫時先來把重點記錄一下。(以下照片,是B館剛剛蓋好,A館還沒貼磁磚的珍貴老照片喔)

時間:2012.7.30. 14:30-16:00
地點:台大大氣系B館

1. 黃靜雅是柳中明老師的研究生,碩士時代都窩在A105那個小間內,許多詞曲創作都是在這裡完成。
2. A館地下室有鬼的傳言,至少可以推到她那時候就有。
3. B館B105教室內的重新裝潢跟買新椅子等,是黃靜雅當年經手弄的,椅子還是林和老師與范育華學姐去挑的。
4. 以前所有學生的學籍資料,入學填的一些卡之類的,當年都在A館二樓的助教室內。
5. 黃靜雅當年參加過TOGA COARE的觀測計畫,她被送去諾魯四週,很多的歌曲都是在那兒所完成的。
6. 林和老師的古董桌,以前是在助教室內。
7. 大氣系門口的兩排樹,是李清勝老師種的(至於哪兩排,今天我們找了好久)。
8. 黃靜雅也有參加當年王永壯他們在執行的核電廠排放的實驗計畫。
9. 以前系上C館只有二樓與三樓。三樓有一大間研究生教室,另外就是中央走道後兩排並列的一大堆研究生室。

今天口訪前後又遇到幾位老師,隨口問問也是一堆歷史。
張智北老師說:A館到C館間的走廊,大家不是都很喜歡從C館跨去A館再去B館嗎?那個空中走廊,正是張老師跟當時陳泰然老師建議而誕生的。黃靜雅學姐說,很多歌曲的靈感,都是來自這個空中的走廊喔~
另外遇到周仲島老師,聊到以前有個P3實驗室,然後他當年一回國時的辦公室,竟是在B館現在的系辦那邊。

以下是工商服務時間。黃靜雅學姐參與演出的新專輯~

有土詩有才2-通往幸福的那條路

唱片公司:風潮音樂
音樂類型:其他
唱片編號:MA-001-018
發行日期:2012年03月28日
台壓專輯 / CD / 1 片裝

這不僅是一張風格多元的母語原創合輯,它代表著台灣音樂圈的另一次革命。
因為相同的信念,跨世代的創作音樂人不斷地加入,這是第二張土地概念創作合輯
有土,詩,有才,作品擁有豐富的人文色彩,但以流行音樂的高規格製作加上唯美的設計
歌裡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2012 年的春天,六位歌者帶來最幸福的悸動!延續第一張合輯的精神與多元風格的曲風和編曲:包含民謠、爵士、New Age、月琴唸謠、中國鑼鼓與藏族地方樂器等等來豐富閱聽性,創作素材依然緊扣著對家鄉、環保、市井小人物的關注,卻又多了一些屬於城市、女性、愛情的元 素。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充滿挫折,因此專輯中所收錄的故事,並不完全是圓滿的面向,因為那才是真實的人生…

當泥土用養分茁壯我們的創作泉源,我們就用音樂來回饋這塊土地。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日本氣候學先驅 福井英一郎

福井英一郎是我們師大地理系氣候室陳國彥老師的恩師,因此特別寫了以下的人物傳記錄一下。

福井英一郎於明治38年(1905年)出生於日本九州的福岡市,至其於舊制的福岡高等學校畢業為止,皆生活於福岡。在他進入東京大學理學部就讀,並於昭和3年(1928年)畢業於該校地理學科後,幾乎都居住於東京。而此後的十年間,福井無論在研究或從事教育上,皆累積了各式豐富的經驗,且在二戰時局急速變化之下,於昭和17年(1942年)以氣象技師的身份,任職於中央氣象台,直至昭和23年(1946年)為止。

在這段期間,福井英一郎曾被派往中國擔任國立華北觀象台的副台長(日籍職員之最高長官),因此與時任北京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國氣象發展先驅的蔣丙然熟識。在中日戰爭結束前,福井英一郎均於中國工作,戰後返日則擔任福岡管區氣象台的調查課長,昭和24年(1949年)年轉任東京教育大學(現筑波大學)教授,全力奉獻所學於自身研究與教育之上,直到昭和44年(1969年)屆退。在其於東京教育大學退休後,曾繼續於東京成德短期大學任教。福井英一郎先生於平成12年(2000年)11月3日因肺炎去世,享年95歲。

福井英一郎教授為日本氣候學研究的開拓者,在他於1938年所著之《氣候學》一書問世前,日本不僅沒有氣候學的教科書,甚至連專門書也少見。福井英一郎參考了歐美的氣候學著作,並以七年的時間完成五百多頁的《氣候學》,成為日本氣候學發達的原動力。福井於1971年獲得日本氣象學會所頒發的藤原獎榮譽,獲選理由為「對日本氣候學研究與促成其體系化,並對氣候教育上具有功績」,可見福井所從事的氣候學研究,在日本氣象界的開拓者地位。

福井教授在東京教育大學任內的廿年間,於其門下培養出許多的得意門生,包含後來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大學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陳國彥老師。福井在東京教育大學的講座對校外人士開放,日本氣象廳也有數名的參加者,而他所主持的「氣候談話會」,也與氣象界人士保持密切聯繫。福井教授曾指出,這麼做的原因,是希望報答他在氣象廳(當時為中央氣象台)短暫任職期間,受到先後擔任台長的岡田武松與藤原咲平兩位前輩之恩情。

福井英一郎的氣候研究極為廣泛,從小尺度現象到大尺度氣候均有所涉獵,出版的論文數更超過百篇以上,且單行本與講座類的著作佔了多數。在福井英一郎教授過世後,日本政府為了彰顯他長年的功績,以正四位勳三等之旭日中綬章追賜。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師大地理系氣候室祖師爺劉衍淮博士

劉衍淮是我們師大地理系氣候實驗室的祖師爺,是臺灣戰後氣象學術發展脈絡的重要人物。當年在中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所竺可楨因為「附匪」沒來臺灣,蔣丙然又因為抗戰期間留在日本佔領區「附敵」被打壓,導致戰後中國的氣象體系真正完整搬來臺灣的,就只有空軍的脈絡。而空軍的氣象主幹,便是以劉衍淮為首的體系。

劉衍淮是留德的氣象博士,在其「我服膺氣象學五十五年(1927-1982)」的自傳中,對於自身的求學過程與服務氣象學界有非常詳細的介紹。他在柏林大學的求學期間,1930年的地一學期因德語程度還不夠,仍為旁聽生,到第二學期才變成正式學生。在1930至1934年暑假的四年半中,劉衍淮選修了氣象學及實習氣候學、高空氣象學、氣象預報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物理學、軍事氣象學、地學、地形學、地圖學、軍事地理學、地理考察、海洋學及海洋實習、理論海洋學、高級物理學等課,他並自述:「第三年開始我就以『中國東南沿海天氣與氣候之研究』作為我的論文題目,搜集與整理資料,所幸柏林大學氣象研究所有甚完全之我國及鄰區氣象資料。可供使用,費時二年終於完成此一論文(德文),先經指導教授所長費凱(H. V. Ficker)及另一氣候學教授柯諾克(K. Knoch)審查通過,再定1934年5月17日舉行口試。由氣象、氣候、地理、海洋,及哲學五位教授每位教授作一小時的口試,及格以後。學校通知余於同年7月27日為獲哲學博士學位之日期,於典禮中頒發證書。」

(上圖為1960年代,空軍的氣象教材,部分為劉衍淮所編或審定,是氣候室珍藏的珍貴氣象文獻)

劉衍淮在空軍的階段,培育出許多的氣象人才,甚至許多飛官與日後的空軍高階領導人員,都曾經上過他的氣象課程,也都要尊稱他為老師。在他親自撰寫的自傳中,是如此描寫他「教授空軍氣象二十三年」的經歷:「民國二十五年秋應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之邀,到該校接洽到該校任教事宜,於十月六日到差,任簡任技正三級教官,向飛行生講解航空氣象學,並兼任該校氣象台台長,氣象台編制有測候員二人,通信員二人,繪圖員一人,機務士一人,以後又增加測候土四人,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航校遷往雲南省會昆明,並改稱空軍軍官學校,在杭州時介曾教授第五期第六期飛行生,到昆明後續授飛行生第七期第八期與第九期飛行航空氣象學。五月到十月為雲南之季風雨季,一週降雨天氣,即停止飛行,改上其他學科,特別是氣象學,每期學生我都為上了一百多小時不在預定教育計劃以內的氣象學,航空天氣之外尚授諸生中國天氣、日本天氣等課,當時空官校通信班、偵察班、轟炸班我都為他們上了航空氣象學,飛行生我一直教到十二期,民國二十八年十二月一日航空委員會測候訓練班奉命成立,我以官校氣象台台長兼訓練班班長,收訓停飛學生,第二期開始即向外招生,在昆朋一直訓練到第五期氣象生畢業。三十三年氣訓班奉命與通信訓練班合併成立空軍通信學校,氣訓班奉令由昆明遷移四川成都,併入空通校。以鳳凰山機場舊日轟炸總隊營房為班址,開始第六期及以後諸班氣象軍官班等之訓練,余除任班主任外兼授重要氣象及地理課程,直至三十八年底共匪倡亂,國軍失利,成都吃緊,於氣象班十期畢業後方自成都撤退來台:,測訓班在三十六年改稱空軍氣象訓練班直隸空軍訓練司令部;到三十八年十二月撤消來台至四十年又在通校恢復,繼續訓練各期班學生,嗣後氣訓班仍由余主持,一度由通校改隸空軍官校,四十九年七月一日我奉准退役,脫離軍職,改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史地學系教授兼主任。」

在劉衍淮從空軍退役,轉至台師大的地理系任教,關於這一段的經歷,他在自傳中如此記載:「從民國四十九年八月一日起余專任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教職,講授氣象學、氣候學、地圖學、地形學等課程,四十九到五十這一學年曾在基隆海專兼任氣象學及德文教授一年,自五十學年度起余連年皆獲國科會研究補助,故未再在外兼教,五十一年度起師大史地系分為歷史、地理兩系,余只任地理系教授,五十九學年度起師大成立地理研究所碩士班,余被調任教授兼主任,講授高級氣候學並指導學生撰寫氣候與論文,並另開地球科學之研究及專題研究,仍教授大學部氣候學及夜間部氣象學氣候學,直至民國六十二年暑假,余以居滿六十五歲不能再兼任主官,乃辭去主任兼職,專任教授至民國六十七年暑假余屆滿七十歲,照規定退休,改為兼任教授,只任研究所兩課夜間部一課,嗣以年事已高行動不便辭去夜間部所兼氣象學一課,只任研究所上學期高級氣候學、下學期之地球科學之研究。」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間熱帶輻合帶(ITCZ)是什麼?

以下這個ITCZ的介紹,摘錄自即將刊出的文章。出處為:施明甫, 洪致文2011: 東太平洋間熱帶輻合帶的南北偶極特徵, 大氣科學, 39期第4.

在熱帶海洋地區,有著許多一波一波不斷生成而後消散的對流雲系發展,若以氣候平均尺度來看,可以發現這些區域的對流雲系呈現帶狀的分布,並隨著季節變動而有南北向的位移及強弱變化,稱為間熱帶輻合帶(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簡稱ITCZ)Chang(1970)利用衛星觀測資料來分析,發現ITCZ的對流雲系有向西傳送的情形,並且若以氣候尺度來看結果也一樣。他提出兩個可能的假設:這些向西傳的對流雲代表著有一向西傳的波;另一假設則是這些向西傳送的對流雲是因為平均流場為向西的關係。以非氣候平均角度來看,ITCZ就是由許多的積雲團組成,彼此之間由晴空分隔開來。積雲團低層的輻合大部分是風的南北分量組成,因此可以推測其成因是南北半球的信風輻合。一般認為,ITCZ的形成原因為熱帶地區的南北半球信風輻合而成,而一般也將之視為Hadley Circulation的上升區。

氣候或長時間尺度之下,衛星可觀測到西太平洋ITCZ有著明顯的南北半球對稱性,並在夏半球強度較強,但東太平洋ITCZ則總是位於北半球的位置,南半球的東南太平洋間熱帶輻合帶(Southeast Pacific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簡稱SITCZ)僅出現於每年的2月、3月及4(尤其是3~4),並隔著赤道和北邊的ITCZ(之後皆簡稱NITCZ)形成double ITCZ的特殊空間分布(Halpern and Hung, 2001Lietzke et al., 2001Zhang, 2001)

一般認為熱帶海洋地區的對流系統發展強度可取決於該處海表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簡稱SST)的高低。通常SST較高,不僅易使該區大氣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也會有著更多的水汽蒸發至大氣之中。近地表有水汽輻合,使得其上的對流系統因為水汽凝結潛熱釋放而更容易發展,並使低層的氣旋系統更加強,更多的水汽輻合上升,如此循環。此即為第二類條件性不穩定(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Second Kind;簡稱CISK)的基本概念(Charney and Eliassen, 1963)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東太平洋熱帶地區的ITCZ發展和SST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如Philander et al.(1996)指出海氣交互作用對ITCZ位置有著很大影響,某些地區因為海陸分布的關係而造成SST降低,而通常低SST並不利於對流系統發展。東太平洋地區最著名低SST地區就位在赤道東太平洋及其附近,大約是秘魯西方的海域,由於行星風場分布及南美洲的海岸線,使得此處海底湧升流旺盛,加上層雲遮蔽效應(Mitchell and Wallace, 1992Philander et al., 1996),使得赤道東太平洋及其南方地區SST較低。由於低SST由東沿著赤道向西分布成一狹長形狀,稱之為冷舌區,尤其赤道附近區域及秘魯外海的SST3~4月低於27,明顯比周遭SST更低許多(Halpern and Hung, 2001)Graham and Barnett(1987)分析熱帶太平洋及熱帶印度洋眾多資料,普遍發現SST超過27.5適合深對流發展。因此ITCZ對流系統偏好在相對較高的SST區域發展,也說明赤道冷舌區不易發展對流系統的原因。Zhang(2001)也認為熱帶東太平洋傳統觀測發現double ITCZ僅出現於3~4月的現象,SST在其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Halpern and Hung(2001)提出關於熱帶東太平洋地區NITCZSITCZ的研究,分析1993~1998年的資料後發現,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NITCZ一年之中幾乎是持續出現在北半球,而南半球的SITCZ只在3月及4月出現,並且在強度上要弱得多。

Halpern and Hung(2001)認為SITCZ位置的SST在平常年(非強聖嬰年) 3~4月時通常較赤道冷舌區高出1.2左右,另外SITCZ的降水並非是赤道北方NITCZ南移的結果,事實上在NITCZSITCZ之間的赤道冷舌區不僅SST較低,此處風的輻散帶也是阻止NITCZ南移的原因。他們研究也顯示在東太平洋赤道冷舌區的低SST及赤道北方較高的SST是造成NITCZ總是位於北半球的原因。因此由先前的研究可以得知,SITCZ的生成發展和該區的SST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Masunaga and L’Ecuyer(2010)認為雖然東太平洋赤道南方SST通常持續相對較低的狀態,但在北半球冬末至春季時會開始增溫形成暖海水帶,由於SST上升使得其上的對流系統更容易發展,形成SITCZMasunaga and L’Ecuyer(2010)認為太陽短波輻射是加熱東南太平洋SST的主要因素,致使此區域在每年一月開始開始產生暖海水帶,而使得SITCZ能夠在3月及4月時發展。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師大校園導覽:普通教室

今年的師大第11屆人文季系列活動,我被交辦了一個「穿越時空—校園建築與文化導覽」活動,會在2011.11.21.~11.24.間的中午 12:10-13:00舉行校園建築與文化導覽。這個活動,是區域學程來主辦,我幕後總策劃,四天的導覽,都是經過我們精心訓練的同學上場來帶大家看我們 的校園。為了配合這個活動,我們還印製了精美的師大校本部校區導覽圖(有豐富的各建築老照片,以及中研院GIS中心提供的1945年臺北高校校區航照 圖),免費贈送給參加的朋友。這個活動歡迎師大的同學來參加,也歡迎非師大的朋友來參與。活動完全免費,但需要事先報名。報名請點選以下的網址:http://ap.itc.ntnu.edu.tw/Signup/index.jsp

部分的導覽內容,會先公布在這兒喔。今天讓我們來認識整個師大校園裡,第一棟完成的主要建築:普通教室。

普 通教室是臺北高校時代,位於古亭的校區最早完成的一棟主要建築。此校區佔地約二萬坪,於1924~1925年度間開始進行測量與整地工程,並預計以五年的 時間,來興建整個校舍工程,總經費預估為八十一萬二千圓。這棟1926年3月20日落成的普通教室,為二層樓的建築,是以鋼筋混凝土為架構,結合磚構牆體 來興建。此建築每層有八間教室,故二層樓共十六間,剛好容納臺北高校滿編時,尋常科四個年級共四班,以及高等科三個年級各四班(文甲、文乙、理甲、理乙) 共十二班,總共十六個班的學生容量。

普通教室在戰後的師院時代,持續沿用作為教室空間,亦被因相對於行政大樓的位置,而有「二進大樓」之 名,如今則稱為「普字樓」。普字樓在1954年時於頂樓增建三樓教室八間,於該年11月完工,原本的平頂改為木構斜屋頂。新增的空間曾作為藝術教室,是當 年師大藝術人才薈萃之地。普字樓在1961年8月時曾於靠近現今體育館側增建三層樓之廁所,並與原有之建築銜接,但因此增建部分與原建築風格差異太大,在 1991年的整修時,刻意比照原建築之特色加以融合修改。此整修工程由喻肇川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豪成營造有限公司施工,於1991年11月14日訂約開 工,1992年5月3日完工。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師大校園內來自古希臘的神秘黃金分割比例

這學期為了下個月即將登場的師大人文季師大校園導覽活動,我們區域學程規劃課的同學,一起開始做了許多準備。二週前上課時,王文誠老師提到了美學的概念, 也講到所謂的黃金分割比例。這週上課時,王老師靈機一動,想到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時代的校園空間規劃,建築區與操場空地區的比例,不正好是黃金分割嗎?於 是,透過簡單初步的測量計算,還真的是這個來自古希臘的神秘切割比例呢!


黃 金比例是一種數學上的比例關係,但卻存在於大自然中,並且因其特殊的藝術性與和諧性,而有著相當特別的美學價值。大約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 索斯,便已經開始系統性地研究這個分割的特殊性,並建立起比例關係。到了公元前300年前後,著名的歐幾里得撰寫「幾何原本」時,更進一步地論述了黃金分 割的概念。到中世紀後,黃金分割更被披上神秘外衣,並被認為是一種神聖的比例。

黃金比例特別的地方在於,以師大校園的規劃來說,長邊的 總 長為a,建築區域總長是b,那這兩者間有一個特殊的相關,那就是:a:b=b:a-b。如果假設a=1,那這個關係式可以變成1:b=b:1-b。簡單 講,就是在解b^2+b-1=0了。這個解我相信國中生對會算,若要求b必須為正值,那這個數字就是根號五減掉一再除以二。這個數字得到的b便 是:0.618。

以師大校園來說,整個校園規劃是個高明的設計與切割。教室建築區與操場空地的保留關係,正好是用黃金比例來切分,教室區 的總面積(就是b)剛好是整個區域(a=1)的0.618。而你相信嗎?操場空地區(也就是a-b)除以教室區面積(也就是b)的數字,也正好是 0.618。神奇吧!

所以,總督府設計臺北高等學校校園配置與規劃的操刀者,應該是有美學概念的高手,還特別把這個古希臘至今的黃金分割比例,就這樣烙印在今天台師大本部的校園內。